甚麼年紀 都有機會心臟病猝死

甚麼年紀 都有機會心臟病猝死 |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

早前太極樂隊鍵琴手Gary Tong(唐奕聰)突然因心臟病發猝死 ,不禁令人有很深的體會:香港每年都有7,000多人因各種原因猝死,當中可能是中風令腦部不能繼續運作、可能是各種疾病令心不再跳,而因為大動脈栓塞令心臟不能再供血的心臟病,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醫多年,看過種種來不及道別的場面,對死者的家人親友來說都是難以想像的打擊。

很多人的心血管或多或少都有栓塞現象,即使年紀較輕、有運動也不代表完全健康,這是因為身體機能夠好,就算心血管已經栓塞到一定程度也仍然「頂得住」,然而當遇上各種意想不到的因素,例如天氣劇變、飲食刺激、情緒激動等,身體都有可能突然「頂唔住」而心臟病發。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當聽到年輕的馬拉松跑手,在比賽中途突然心臟病發猝死,就是可能他們不知道自己心血管已有栓塞,在劇烈運動之下超過了負荷。因此大家只要年過40歲,便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了解自己心血管的狀態,以及確定是否屬「三高」的高危人士。不要以為還後生便沒事,其實老化是必然的事,只差在快與慢,惟有清楚了解自己身體狀況,才能好好保養。

求診熱線: 97220151

早前太極樂隊鍵琴手Gary Tong(唐奕聰)突然因心臟病發猝死 ,不禁令人有很深的體會:香港每年都有7,000多人因各種原因猝死,當中可能是中風令腦部不能繼續運作、可能是各種疾病令心不再跳,而因為大動脈栓塞令心臟不能再供血的心臟病,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醫多年,看過種種來不及道別的場面,對死者的家人親友來說都是難以想像的打擊。

很多人的心血管或多或少都有栓塞現象,即使年紀較輕、有運動也不代表完全健康,這是因為身體機能夠好,就算心血管已經栓塞到一定程度也仍然「頂得住」,然而當遇上各種意想不到的因素,例如天氣劇變、飲食刺激、情緒激動等,身體都有可能突然「頂唔住」而心臟病發。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當聽到年輕的馬拉松跑手,在比賽中途突然心臟病發猝死,就是可能他們不知道自己心血管已有栓塞,在劇烈運動之下超過了負荷。因此大家只要年過40歲,便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了解自己心血管的狀態,以及確定是否屬「三高」的高危人士。不要以為還後生便沒事,其實老化是必然的事,只差在快與慢,惟有清楚了解自己身體狀況,才能好好保養。

求診熱線: 97220151

分享
0
【吸煙好傷心 戒煙要趁早!】
影響心臟健康嘅壞習慣,一個都嫌多🙅🏻‍♂️!《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指出煙草含有逾 7,000 種化學物質🚭,而當中嘅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更會影響心臟健康,增加患上心臟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等風險。為咗心臟健康,係時候下定決心同香煙講 Bye Bye,好好護心不再傷心💔!💔吸煙對心臟會造成嘅「傷心」壞影響:1️⃣尼古丁影響神經系統🔺引起心跳加速、血管收縮,導致血壓急升引起心臟病風險。2️⃣降低血液攜氧能力🔺當心臟要更出力泵血,就會導致心跳加速、呼吸短促或更嚴重疾病。3️⃣化學物質好「傷心」🔺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4️⃣心臟病發機率更高🔺患上心臟病機會增加 2 至 4 倍,仲有機會出現急性心血管疾病。❤️ACT NOW!戒煙後重拾「好心」:✅心跳重回正軌 👉🏻根據世衛數據,戒煙後20分鐘心跳即減慢、血壓下降。✅心肺功能改善 👉🏻戒煙後 12 星期內,血液循環及肺功能即有改善。✅回復正常呼吸 👉🏻戒煙後 9 個月內,咳嗽、氣促顯著減少,呼吸更暢順。✅減冠心病機率 👉🏻戒煙後 1 年後,有效提升心臟健康,患冠心病機會比吸煙者減低一半。戒煙要趁早,「與心靈對話」都要愈快愈好💌!定期做心臟檢查🩺,全面掌握心臟健康狀況,加倍安心放心💪🏻!
1
【認識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
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Renal Denervation, RDN)腎臟和血壓密不可分,我們的身體主要透過兩大機制來控制血壓:荷爾蒙系統:會透過腎臟來調節身體的水鹽平衡及血壓。交感神經系統:是一個不由自主控制的神經系統。當此系統活躍、或受刺激時,身體就會出現心跳快及血壓高等徵狀。認識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Renal Denervation, RDN)透過腎臟交感神經消融技術,將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切斷,減低荷爾蒙腎素的分必量,從而降低血壓水平,保障病人心臟,腎臟及血管健康。腎臟交感神經消融技術為病人提供治療高血壓的新方向,有別於傳統藥物治療,特點包括:- 臨床證實能有效控制高血壓- 手術安全,時間短,不需要全身麻醉- 微創進行,傷口小,恢復時間短適合治療對象- 頑治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 藥物服從性低- 藥物副作用嚴重- 出現併發症或器官受損- 其他醫生建議個案臨床數據高血壓導管治療(RDN)效果理想,臨床研究報告已在多個大型醫學會議以及國際醫學雜上發表。最新臨床數據顯示:- 高血壓導管治療可發揮24小時保護作用,克服抗藥性或忘記服藥隱憂,降低清晨中風風險。- 高血壓導管治療使患者24小時平均動態收縮壓下降9mmHg,且持續下降至術後三年,效果顯著。- 血壓每下降10mmHg,患者降低約30%患上中風及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風險。按此了解更多手術推廣優惠
2
【控制高血壓,我有好辦法】
血液透過心臟「一張丶一舒」產生的推動力流動全身,而這種促進血液流動的壓力,便是「血壓」°正常的血壓為上壓120mmHg,下壓80mmHg。美國心臟學院與美國心臟協會於2017年調整高血靨的診斷標準:收縮壓(俗稱「上壓」)高於130mmHg舒張壓(俗稱「下壓」)高於80mmHg高血壓是-個慢性疾病,大部份患者都沒有徵狀,因此被稱為「隱形殺手」。只有少數的嚴重高血壓患者,才有機會感到頭痛,頭暈、或面紅耳赤等徵狀繼而求醫,亦有部分病人會從高血壓引致的併發症而發現病情。風 險 因 素超 過 90% 的 高 血 壓 個 案 無 法 確 定 明 確 的 病 因 。這 些 個 案 均 診 稱 為 原 發 性 高 血 壓 。一 些 高 危 因 素 令 人 較 易 患 上 高 血 壓 ,包 括 :年長不健康飲食習慣及攝 取 過 多 鹽 分肥胖缺少運動吸煙飲酒過量睡眠不足壓力高血壓家族史少數病人可被確定病因,這些病因包括腎病、內分泌疾病和某些藥物影響。診斷方法量度血壓攜帶式血壓監測儀血液檢查心臟超聲波治療醫生會視乎病情,一般會先建議改善生活習慣,再安排合適的藥物治療。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避免飲酒減少攝取鹽份戒煙減少攝取動物脂肪保持充足的運動量多吃蔬果控制體重妥善處理不良情緒與壓力藥物治療用藥物治療高血壓十分普遍。市面上有多種不同的血壓藥,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安排藥物療程。手術治療但部份病情較難控制的個案,被稱為「頑固型高血壓」,指病人已接受三種或以上抗高血壓藥物(包括利尿劑),仍無法有效降低血壓。這類個案可考慮接受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作進一步的控制血壓治療。按此認識更多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當上壓每上升20mmHg,或下壓上升10mmHg,患上血液循環系統慢性疾病風險便增加1倍。最壞情況更有機會出現急性併發症,例如腦出血及心臟衰竭等。併發症心臟衰竭冠心病中風腎衰竭眼睛病變主動脈撕裂周邊血管病變, 等等